
新动力数字金融研究院是尊龙时凯打造的场景和技术融合的新型创新业务机构,,致力于成为尊龙时凯数云融合金融科技战略的增长新引擎,,,,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动力,,,赋能、、、、引领金融业数字化转型。。。
针对银行对公业务、、、、银行绿色金融、、、、银行手机APP等行业热点话题,,,新动力金融数字研究院撰写了系列文章。。本篇为新动力数字金融研究院分析师郭婉莹撰写的《2022年银行绿色金融布局盘点及金融科技如何赋能银行绿色金融发展》。。
一、、、、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加速完善
绿色金融是政策导向型领域,,,,各家银行紧跟国家政策,,,,引导更多资源配置到绿色低碳领域。。。截至2022年9月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20.9万亿元,,,,同比增长41.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0.7个百分点,,,足见绿色金融的战略地位相当重要。。。2022年我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加速完善,其中与银行相关重点政策如下:
(一)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基本建立
2021年9月22日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作为“1+N”政策体系中的“1”,,,对指导我国“双碳”工作起到纲领性作用;而后于10月26日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作为“N”政策中的首要文件,,,对后续出台系列政策起到统领作用。。。。2022年,,,,各有关部门分领域和行业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各省市也陆续出台了本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基本建立。。。。
(二) 《银行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
2022年6月1日,,,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下称《指引》),,,,将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绿色金融上升到战略层面,,,,被视为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指引》提出银行业保险业应将环境、、社会、、、治理(ESG)要求纳入管理流程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同时就银保机构如何从组织管理、、、政策制度、、、、流程管理、、、、内控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入手开展相关工作提出要求,,,,是指导我国银保机构未来发展绿色金融的纲领性文件。。。
(三) 《中国绿色债券原则》
2022年7月,,,,绿色债券标准委员发布《中国绿色债券原则》(下称《原则》)。。《原则》从募集资金用途、、、项目评估与遴选、、、募集资金管理和存续期信息披露四大核心要素对绿色债券发行人和相关机构提出了要求;同时,,,,《原则》指出绿色债券募集资金需100%投向合格绿色项目,,,,有助于推动不同品种绿色债券募集资金投向绿色项目比例趋于统一。。。《原则》的出台标志着国内绿色债券标准初步统一并与国际正式接轨,,,是推动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规范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四) 《碳金融产品》
2022年4月12日,,证监会发布了《碳金融产品》行业标准,,,,在碳金融产品分类的基础上制定了具体的实施要求;同时,,明确规定了更加丰富的碳交易工具,,,,包括碳期货、、、碳期权、、碳远期、、、碳掉期等,,,,这些产品助力提升碳金融市场活跃程度和流动性,,,,降低交易风险。。《碳金融产品》的出台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发、、、运用和管理碳金融产品提供指引。。。
二、、2022年银行绿色金融布局盘点
(一) 信贷、、发债规模放量,,,,增速攀升
根据各家银行已披露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各家银行信贷与发债双管齐下,,,,二者均呈现规模扩张,,,,高速增长。。
一方面,,,根据人行数据显示,,,2022年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0.9万亿元,,,同比增幅达41.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0.7个百分点,,,较前三季度增加4.88万亿元。。。其中六大国有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合计11.51万亿元,,,占我国绿色贷款总规模的55%左右。。由高至低依次是工商银行(3.43万亿元)、、、、建设银行(2.60万亿元)、、、农业银行(2.55万亿元)、、中国银行(1.86万亿元)、、、、交通银行(6087.79亿元)、、、邮储银行(4657.71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规模不及国有银行,,但在绿色信贷业务上持续发力使业务规模迅速扩张,,增速明显。。。其中中信银行(56.71%)、、、民生银行(51.82%)、、平安银行(51.82%)三家银行均超过50%,,,往后依次是光大银行(46.02%)、、、、浦发银行(26.74%)、、、兴业银行(25.82%)。。
另一方面,,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持续扩大。。。。根据多家银行披露了2022年前三季度绿色债券情况,,,,其中中国银行承销境内、、、、境外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居中资同业第一;建设银行承销绿色债券41期,,,承销规模235.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4%和82%;浦发银行绿色债券、、、、可持续发展类债券、、、、碳资产债券、、转型债券及绿色资产支持票据(ABN)承销金额总计108.25亿元;光大银行承销7笔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总规模45.80亿元,,,,投资绿色债券规模同比增长79.86%。。。
(二) 对公领域聚焦金融产品创新和绿色信贷评估
1. 哈尔滨银行落地中国首笔未来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基于企业进行清缴前的未来碳排放配额储备需求做信贷资金匹配,,,,形成“信用放款+未来碳排放配额质押”的风控模式。。。
2. 九江银行创新推出“碳效贷”:该产品将贷款定价与企业碳排放综合表现挂钩,,,,并定期根据企业碳排放表现情况调整利率。。。
3. 青岛银行落地全省首笔新能源项目CCER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绿色信贷):以新能源项目未来产生的CCER指标收益为质押物,,,为新能源项目提供的项目贷款。。。。
4. 建设银行成功研发对公客户自动化ESG评级工具:作为首个研发适用于全量对公客户的自动化ESG评级工具的银行,,,,有4个特点。。。。一是适用客户范围广;二是精细化程度高,,,首次对不同规模客户开展差别化评价;三是评价指标体系兼顾国际标准和中国特色;四是自动生成ESG评级结果,,,为业务人员减负。。。。
5. 中国银行试点研发企业融资主体ESG评价系统:构建了覆盖四个层级的ESG指标体系,,,,充分考察了企业的环境表现、、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等因素,,并以企业ESG得分呈现,,,,直观展示不同行业借款人的ESG风险,,,进而与信贷流程相结,,并将结果应用于尽职调查、、项目评审等方面。。。
6. 兴业银行“点绿成金”系统上线新功能:上线重点用能企业绿色信贷评估模块新功能,,一方面聚焦重点用能企业能耗评估模型调整,,另一方面接入丰富数据实现风险筛查功能,,,实现对重点用能企业的风险预警。。
7. 平安银行搭建绿色信贷智能识别工具:应用“绿色金融系统”支持绿色金融业务;针对环境气候风险监测和预警处置开发的“平安绿金”大数据智能引擎,,,进行绿色项目识别与预警系统;ESG评价系统,,对于ESG信用画像,,并将其全面纳入信贷管理流程,,补充财务指标评价。。
8. 晋商银行上线运行绿色金融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实现绿色金融业务的智能分类识别、、自动审批贴标、、环境效益测算、、、、绿色业务全景呈现、、一键监管报送等功能。。。提高了绿色业务的认定效率和绿色金融服务的综合能力。。。。
(三) 个人领域聚焦碳账户
1. 建设银行“基于‘碳账本’的个人金融服务”项目开始测试:综合运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通过使用客户在交通出行、、、线上政府办理等场景中的碳减排行为数据构建模型,,,打造个人“碳账本”,,,,实现碳减排计算等。。基于“碳账本”为客户提供信用卡额度升级、、、、分期福利、、、银行卡消费折扣、、、、支付优惠、、、、碳积分商城权益兑换等个人金融服务。。。。
2. 平安银行个人碳账户平台“低碳家园”在平安口袋银行APP上线:“低碳家园” 账户体系由平安银行携手中国银联、、、、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共同打造,,,是国内银行业首个全卡碳账户。。。。用户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15项绿色行为,,享受碳减排量和绿色能量的双重价值体系。。
3. 中信银行从四个方面升级碳账户:升级方向包括,,一是新增借记卡减排场景,,二是支持全民开户,,,三是手机银行APP上线低碳专区,,,四是推出绿色环保材质低碳财富卡。。。
4. 日照银行推出“个人碳账户”平台:依托日照银行手机银行和日照银行日鑫悦e生活金融服务平台搭建“个人碳账户”平台,,,,是山东省首个上线的“金融+”场景综合化个人碳账户平台。。。平台涵盖绿色政务、、、、绿色信贷、、、、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绿色公益等场景,,,匹配“绿色产品”和“金融服务”等权益。。
5. 汉口银行成为武汉市首家个人碳账户发布银行:其特点一是全员开放,,,所有市民均可自愿申请建立;二是数据共享,,,在授权前提下收集更多数据,,,,建立开放的个人碳账户体系;三是行为激励,,,以“碳币”兑权益的方式激励市民参与碳减排活动。。
6. 昆仑银行“个人碳账户”上线:依托银行账户系统,,对居民绿色支付、、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等三大领域低碳行为数据实现统一采集、、、、赋值、、、、折算,,形成碳积分,,,,居民可用碳积分兑换相关权益。。。
7. 杭州银行推出个人“碳账户”:通过手机银行APP、、、、微信营业厅、、网上银行等终端识别用户在日常低碳生活及金融场景中的绿色行为,,,再体现为碳账户中的碳积分。。。。
8. 桂林银行“G+低碳达人”个人碳账户平台:重点围绕绿色金融“五大支柱”,,积极打造绿色生活金融服务场景,,,,正式上线桂林银行“G+低碳达人”个人碳账户平台,,,,创新打造广西首个个人碳账户。。。。强化个人碳账户与手机银行、、、“G+会员”体系、、、银行卡的“四业联动”,,,覆盖绿色生活、、出行、、、支付、、、消费等 “四大场景”。。。。
9. 邮储银行湖南省分行推出“C邮记”个人碳账户:围绕绿色金融、、、绿色生活、、绿色乡村、、绿色公益四大低碳场景,,记录20项绿色行为并自动核算碳能量值,,,可以用于兑换权益或申请绿色贷款。。。。
三、、、金融科技如何赋能银行绿色金融发展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支撑的绿色金融成为银行逐竟的战场,,,而金融科技则是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利器。。。。
(一) 企业ESG评价与绿色项目评估
绿色信贷是银行开展绿色金融的基本需求,,,,可重点关注金融科技应用于企业ESG评价和绿色项目评估两方面。。。。
1. 企业ESG评价
以银行信贷关键性影响因素作为综合考虑,,,,同时充分考虑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因素,,,,构建ESG指标体系,,,将不同行业企业的ESG风险以“得分”呈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生成企业ESG信用画像,,,,并将其全面纳入信贷管理流程,,,,为银行选择客户、、、、设置风险偏好、、调整信贷结构等提供支持。。。ESG评价系统作为非财务指标,,,,突破仅靠财务数据绩效评价的局限性,,更有效地评估企业综合情况及风险,,从而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同时,,银行以客户ESG绩效表现为依据,,,加大优质绿色企业的扶持力度,,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 绿色项目评估
基于多种绿色标准和信贷资产信息,,,,将国内外各种绿色标准进行对应,,设计绿色项目评估体系,,有效地解决银行对企业绿色项目识别困难等问题;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项目匹配多种绿色评价标准下的适配结果,,为银行甄别绿色项目提供参考依据,,全面提升绿色信贷业务开展的效率和质量;此外,,系统可通过内嵌环境效益测算模块,,,实现对项目环境效益的测算和动态跟踪。。。。
(二) 碳账户平台建设与场景搭建
银行业应将碳金融与金融科技深度融合,,,,将ABCDI等新兴技术运用到碳金融业务发展中,,搭建平台、、、拓宽场景,,,,提升碳金融产品和服务效能。。。。
截至2022年末,,,已有多家商业银行相继推出“个人碳账户”,,,,银行基于碳账户体系的场景应用也在密集上线,,,绿色信用卡、、、、碳积分、、低碳贷等金融服务产品纷纷涌现。。。未来随着更多银行的加入,,,,绿色金融特色应用场景搭建或将成为新风口。。。。通过拓宽绿色金融服务场景丰富碳账户在零售端的切入口,,并增强个人碳减排、、、、碳权益等体系建设,,,使银行与用户之间形成强关联关系,,,,增强客户黏性和产品吸引力。。
与此同时,,,客户在碳减排数据采集、、计算和信息保护是目前银行发展个人碳金融的难点。。。因此,,,如何运用金融科技赋能解决这些问题尤为重要。。。。银行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安全计算、、、区块链、、联邦学习、、、隐私计算、、、加密存储等技术挖掘数据并在过程中对数据的安全性进行全程监测,,,确保数据全程可控、、可溯源;同时加大对客户行为数据的管理和保护,,,不断提升数据安全管理能力,,,切实保障数据和信息安全。。